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是市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的建筑大多外观时尚、设施先进。不过,这里也有一处22层的半拉子工程,看上去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其实这座楼,在设计之初还曾经被确定为建设部的节能环保绿色示范工程、省市两级的科技建筑节能项目。那么,这座示范楼是怎样变成烂尾楼的呢?
浙江辛迪公司的办公楼,位于杭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繁华地段,本来应该在2014年启用,但由于施工方浙江自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年多以前拆了所有施工设施不辞而别,这座楼一直停工至今。
自力公司是浙江台州的一家建筑公司,2012年12月接手了已经建到7层的辛迪公司办公楼。工程约定在360天内完工,但2013年6月份,杭州市建委执法检查中发现,在建工程存在很多问题,被停工整顿。此外,杭州市建委还在这栋楼的16层发现钢筋存在问题并进行了检测。
杭州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胡新红告诉记者:“他们现场无法提供与现场一致的钢材质保书,我们就认为这个钢筋有问题。”杭州市建筑质量检测中心高级工程胡艳心表示:“因为规范要求是不小于1.25,这一条是没有符合抗震钢筋的要求,必须达到这两个指标,因为它都是强制性的。”
根据住建部2011年《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自2011年8月1日起对有抗震设计等级要求的建筑应采用抗震钢筋,也就是业内所称的带E字的钢筋,而抽检钢筋上可以看出并不带E字。
辛迪公司办公楼的抗震等级设计为三级,必须按国家规定使用这种带E字的抗震钢筋。从检测报告中可以看到,虽然抽检的钢筋按本身的标号没有质量问题,但施工方把这种已标明不是抗震的钢筋用在了有抗震要求的建筑上,就违规了。施工方自力公司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也承认了使用了冒牌钢筋没有检验的问题。
查出问题后,施工方浙江自力建设集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