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假亦真-深扒单车造假系列文章一共有20篇,原出自外文网站,这是第一篇,今后不定期更新接下来的深扒内容,水越来越深,内容越来越劲爆,更多内幕,欢迎关注。
★ 一流品牌车架的溢价太高了吗?
西方的自行车消费者认为自己是那些将产品转移到中国生产的大品牌的剥削对象:“这样成本应该是很低的,那为什么要卖我这么贵?”
一些重要的行业人士也都认为生产车架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包括 UCI 主席,他认为专业车手所使用的中国生产的车架,就是那么几个工厂做的。他们制造了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成本只要三四十美元的碳纤维车架,然后最终以五六千欧元的价格销售到市面上。
这是他这些年来说的最错误的话。
世界上一些大品牌的单车厂商让他们的车架在亚洲生产并不仅仅是因为亚洲的劳动力便宜(现在亚洲的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了),而是因为亚洲的行业设施以及他们超过30年的世界领先的车架制造技术。
苹果公司同样有很多的产品在中国生产,他们考虑的也不仅仅是成本因素,还有更多的是质量因素。在2015年,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告诉 CBS 新闻记者“ 中国现在正在集中力量来培养拥有专业技能的工业制造人才。但是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才已经慢慢在减少。在美国你能找到的工具和模具制造者也许塞不满这个屋子。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人可以塞满好几个足球场。”
中国的大学正在大量培养这样的复合材料工程师。由于人才供给量重充足,一流和二流的工厂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来挑选他们的技术员工。
假车架的销售就很会利用西方普通消费者的这种认知:“我们手里的东西都是从大牌代工厂里流出来的,和真货没区别,然而我们的价格都是工厂价。”
胡说!在中国,大牌代工厂给他们的全球大客户代工无数的高端车架,处于行业顶端,做假货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自寻死路。
中国的那些给国际奢侈